现代教学

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访问量:7570

卷首语

  • 安静的阅读

    潘凯雄;

    <正>当居然需要为阅读而鼓与呼,这个社会是有问题的;当读书变得嘈嘈杂杂,这样的阅读是有问题的;当深度阅读近乎成为一种奢侈品,这个时代是有问题的。我的青少年时光有10年是伴随着浩劫年代度过的。回想起来,我们那时候只要找到可看之书,立即就是躲进小楼成一统废寝忘食起来,无论平日里如何淘气,到了那个时刻就只剩下两个字:安静。

    2014年12期 No.303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本刊特稿

  • 以德为先,以人为本,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论述之启示

    朱清华;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致全国教师慰问信中指出:百年大计,教师为本,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这充分显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于教师队伍建设寄予了殷切希望。认真学习和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讲话,深刻领会其思想精髓,并结合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能够从中领悟和

    2014年12期 No.303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聚焦_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陈步君;

    <正>党的十八大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号召广大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了我们要培养

    2014年12期 No.303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以美立德,以美启智,立美育人

    赵其坤;

    <正>道德修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是为人处世的基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当代道德要求落实到课程、教材和课堂,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与根本要求,转化为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艺术人文素养滋养青少年的精神家园。从调研情况来看,当前学校教育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提升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在具体的艺术教学实践中,有些学校仍然存在对学生进行单纯

    2014年12期 No.303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 关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我做的三件事

    秦璞;

    <正>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层面、24个字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前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是一样的,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核心价值观是对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从而更具有操作性和普及性。

    2014年12期 No.303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 以人为本,找寻适切的教育途径

    郑皓亮;

    <正>站在一个班主任的立场,笔者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要以生为本、抓住核心、注重实际、共同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是学生,应当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依靠学生、服务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以生为本"。理想信念是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解决好了理想信念问题,就抓住了个体形成并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环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重视实际与追求创

    2014年12期 No.303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立德树人,培育小学生核心价值观

    杨荣;孙琼;

    <正>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民族发展的基石,是民生之首。《说文解字》中,对教育的释义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组成部分,这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强大基础,是树立国家形象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

    2014年12期 No.303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 河湾学堂育人价值探究

    朱艺春;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组织青少年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实践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让核心价值观的种子从中学生心中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苏州河,汩汩东流,不舍昼夜。作为贯穿上海的母亲河,它见证了上海的成长,也记录着自己的新生。让生活在上海的学生亲眼看一看苏州河的现状,感受她的沧桑巨变,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家乡、

    2014年12期 No.303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彰显汉字的文化育人价值

    黄玉峰;

    <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教育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就围绕一个"人"字,谈谈汉字中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中的现代精神。甲骨文里"人"字是一个侧面的形象,仿佛一个劳作的人的剪影,面朝大地背朝天。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他不是直接从大自然汲取所需要的物质,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形成社会。人是这世上唯一能够跳出主观的视角来反省和思考的生灵。古希腊德尔菲神庙前刻着一句神谕:"人啊,

    2014年12期 No.303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理论视野

  • 台湾地区中小学通过动漫实施公民教育的路径及其启示

    林聪;

    <正>公民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在现代社会里,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的综合体;狭义是指在养成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一分子必要知识的公民学科。从其广度和深度,涉及"有关公民的教育"、"通过公民的教育"和"为了公民的教育"。当前,公民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海峡两岸都受到了高度重视。如何进行公民教育、通过何种途径进行公民教育及如何创新公民教育的形式以确保其效果,已成为海峡两岸共同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展

    2014年12期 No.303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 学校仪式形式化倾向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袁颖;

    <正>学校仪式是指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在学校场域内进行的一套具有象征意义、固定形式和可复制的程式活动。学校仪式是现代学校中不可或缺的德育课程资源,是学校文化、价值的载体。但在学校德育现实中,我们所看到的学校仪式却大多是徒有形式、缺乏实质内容的活动,这种"形似"而非"神似"的学校仪式对学校德育不仅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意义,而且还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一、学校仪式与学校仪式形式化倾向学校仪式在学校场域内具有天然的教育属性,其承载的意义是教育的核心。但在学校仪式操演实

    2014年12期 No.303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班主任成长

  • “评语”小议

    张鲁川;

    <正>"评语",顾名思义主要起评价或评定的功能,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为接任的班主任全面客观了解学生提供信息。"评语"具有评价和教育两大功能,评价功能比较外显,教育功能更为内隐。撰写学生评语是一门融教育学、心理学、写作为一体的学问,反映班主任观察、分析、概括、综合等基本功。它是一面体现班主任人文素养和师德的镜子,也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题中之义。

    2014年12期 No.303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 学生是如何在班级主题活动中实现发展的——对一次班级主题活动的个案研究

    李家成;薛燕萍;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我们认为,相对于学科教学而言,学生的班级日常生活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价值。班主任是学生生命成长中的重要他人,以综合整体的方式影响着学生发展;班级建设是具有鲜明中国个性的教育实践领域,迫切需要得到重视与发展。~[1]那么,学生能否在班级

    2014年12期 No.303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2K]

课程教学

  • 教师缄默知识与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变革

    陈明青;

    <正>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一种现象,教师常常在思想上理解并树立起了某种新的教育观念,并从主观上也愿意努力按照新的教学观念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传统的教学行为模式已成定势,以至于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教育观念不能统一。这不仅使一线的教师们非常苦恼,也使理论研究者感到困扰,因为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总是很难在较大范围的教师群体中实现其价值。人们的实践行为都是受知识支配的,或者说是由知识所建构的。但绝大多数教师们并不能清晰地

    2014年12期 No.303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 基于方法论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以“市场经济的作用”为例

    张尚达;

    <正>思想政治课教什么、怎么教,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等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我们不妨站在哲学方法论的视角来思考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问题。传统教学将"教"和"学"当作两个独立运作的体系。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进行方法论的转换,即:将思想政治课当作一门具有科学性的社会学科,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实际结合,尽可能弄清所用方法的理论源头,避免用不相容的两个理论做方法和结论的推演,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从对象的适切性角度对方法进行反思。方法论的存在依赖于方法,但又不拘泥于方法,

    2014年12期 No.303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6K]

学科德育

  • 让学生在“汇学博物馆”的滋养中成长

    姚虹;施如怡;

    <正>上海市徐汇中学从昔日的徐汇公学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整整163个年头。学校的这段历史与近代中国和上海的巨大变迁息息相关。近年来,学校编撰了校史书,修建了"汇学长廊"、"汇学博物馆",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楼一景都精心设计。可以说,走进徐汇中学校园,就犹如走进了一个底蕴深厚,馆藏丰富的大"博物馆"。如何将学校这160多年的历史留存、文化积淀化为德育的甘露,点点滴滴滋润学子的心田;怎样把以"汇学博物馆"为代表的丰富的校园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里,凸显于育人过程中,成为学校在自身发展中持续关注、

    2014年12期 No.303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3K]
  • “贤文化”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

    张炎林;

    <正>一、"贤文化"的内涵与人文价值贤文化是以言子思想为历史渊源的,是生活在上海奉贤这片土地上的历代劳动者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一种物质文化,贤文化主要指奉贤历史上留存的物态文化,包括遗物、遗址、遗迹等。而"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精神是贤文化的核心。2000多年前,当言偃来到青溪(今奉贤)讲学时,这里的人们接纳了孔子的这位得意弟子,不但尊敬他,而且听他讲学传道,虚心学习儒家伦理。"敬奉贤人"之举,开启了奉贤文明之源。贤文化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蕴含丰富

    2014年12期 No.303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心理辅导

  • 打造一支幸福成长的心理教师团队

    倪京凤;陈冉苒;

    <正>"我是一个不被喜欢的人,领导、同事、朋友们都向我扔‘炸弹',我扛不住了……","……原来我们都错怪他了!我们应该帮帮他……"这是从上海市杨浦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团体辅导室里传来的一段对话。走进团体辅导室,只见教室里十几名身披不同颜色薄纱的扮演者或站或坐。不同颜色的薄纱代表着不同的情绪和状态,他们时而笑容灿烂,时而愤怒、跺脚。她们的声音时而低沉婉转,时而高昂激越……这是心理剧成长小组的活动场景,参与心理剧角色练习的10多名扮演者基本都是"中心"的志愿者。

    2014年12期 No.303 54-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 苏勤话成长——走出嫉妒快乐多

    颜苏勤;

    <正>个案干预手记: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时,人们心中会产生羡慕感,如果这种情感激发人们奋发图强、赶超先进的行为,呈现出的就是一种积极心态。但如果演变成为看见他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心里就酸溜溜的,进而千方百计地阻碍其成长,煞费苦心地造谣、诽谤、攻击,搞一些伤害他人的小动作,以求得心理上的满足,其结果必定害人害己。一、小吉的痛苦小吉是班长,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每次学校文艺汇演中,他总是一个亮点,经常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过了一个学期,有个叫笑天的同

    2014年12期 No.303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观点

  • 教师,须经营好自己的专业

    万玮;

    <正>尊敬的万老师:我十年前刚开始参加工作时读您的书,给我的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大帮助。学校现在提拔我担任教导处副主任,我做了一段时间,感觉很疲惫。我现在很多时间都浪费在一些琐碎的事情上面,例如检查教案,组织教研,准备材料迎接上级部门检查等等。学校领导又很官僚,也不深入了解情况,就直接间接批评了我很多次。我感到非常困惑,也感到很压抑,想重新回去做班主任,或者干脆就换一所学校。但是总下不了决心。您能给我一些建议吗?——您的一位忠实读者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经营自己的未来,

    2014年12期 No.303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七外叙事

  • 在孩子心田播下思想的种子

    吴瑞莲;

    <正>人生需要信念。信念,是一个人生命中的一种执着,是一个人灵魂深处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一个人有了信念,就会有追求,就会看到希望,看到曙光。记得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个性;播下一种个性,收获一种命运!"这是被实践所证明的至理名言。那么,怎样才能在孩子的心田播下信念的种子呢?2005年,从七宝外国语小学创办那天起,我就根据心理暗示法,在总结提炼过去成功经验

    2014年12期 No.303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主题活动

  • 博雅西部行——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牟宗红;

    <正>有效地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德育从"文本"向"人本"转型,由"认知提高"到"情感体验"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阐述了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博雅西部行"社会实践的组织和实施方式,即按照课程的要求,明确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等要素,将课程搬到一个真实的社会情境之中。这种社会实践课程从内容上注重了高度的综合性,从形式上强调了活动化,从实施上侧重了主动性、体验性,体现出新课程的精神;同时,这种活动化的课程又遵循了学生道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并符合学生综合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014年12期 No.303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随笔

  • 站在爱的制高点上

    刘建;

    <正>今天的学生不缺少爱,但缺少教育爱。什么是教育爱呢?有学者将其定义为"教育者对教育的浓厚的情感"。[1]这种情感源自于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内化为教育者的情绪、心境和思想,外显于时时、事事、处处的教育行为,具化为管理爱人、教书爱人、服务爱人和环境爱人。笔者以为,教育爱的本质可以归纳为两句话:教育即爱,爱即教育。所谓"教育即爱",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没有抽象的爱,学校里一切教育行为都是对学生的爱。能够引导学生向善求真的行为都是蕴含教育爱的行为。其二,教育离不开爱,没有

    2014年12期 No.303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教育要启迪心灵

    高永平;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把自己培养成为人,这是头等重要的事。五年寒窗固然能培养出工程师,但学会做人,则需要一辈子。要培养自己具有人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把人的心灵的培养视为做人最根本的要求。我们一直强调,做人首先要心灵美。心灵美的人才能道德高尚,其行为往往符合社会所倡导的规范要求。因此,尽管心灵是内隐的,但是通过人的言行举止与人际交往得以彰显。对任何人来说,心灵终究是一种现实,是一种无法回避同时也不可跨越的客观现实。当然,这种现实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受

    2014年12期 No.303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王永和;

    <正>在30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中,笔者不断看到:有的学校后进变先进,各项工作蒸蒸日上;有的学校形势急转直下,失却了往昔的生机与活力;有的学校尽管办学硬件条件差,但创造出了一流的业绩;有的学校办学条件优越,但办学质量却始终徘徊不前;有的学校待遇虽然不高,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非常高涨;而有的学校尽管待遇不薄,但教师们却不安心工作,甚至纷纷要求调离。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校间出现这样大的反差呢?是学校的办学条件,还是学校的待遇水平?是学

    2014年12期 No.303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难题会诊

  • 这条“慰问短信”该不该发?

    郑皓亮;

    <正>高一学生小林在家里是个被宠坏的"小皇帝",但是在学校,他的表现却又可圈可点:作业认真,做操到位;关心集体,关心同学。在各种节日来临,小林都会群发祝福短信,但他也很在意同学是否回复。有的同学回了,他就很高兴,觉得沟通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的;有的同学没有回复,他就会很伤心,觉得自己付出了真心怎么就无法得到同样的回报呢?为此,他感到郁闷,于是找到班主任王老师。王老师安慰了他,也作出了一些解释,事情慢慢也

    2014年12期 No.303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难题会诊_一个想回家的女孩

  • 孩子成长需要多方陪伴

    徐孟军;

    <正>在本案例中,一方面小艾不能主动融入班集体,另一方面又不被班级同学所接纳,出现了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最主要是由于小艾同学缺乏心理安全感而引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给出的心理安全感的定义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安全感是影响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指出,当生理需要被大部分满足之后,第二层次的

    2014年12期 No.303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归属感与人际交往

    杨秀君;

    <正>归属感与人际交往是两个紧密联系的话题,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形成归属感;强烈的归属感有助于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在许多时候,归属感比人际交往技能更加重要。当我们对一个集体有归属感时,即便我们在集体中受到了委屈也不会吵着闹着要离开;相反,如果我们对一个集体没有归属感时,即便我们有很好的交往技能也感觉不到交往的快乐。在本案例中,不仅仅是该女生的人际交往出了问题,更为重要的可能

    2014年12期 No.303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多方合力,帮助学生尽快融入班集体

    许织云;

    <正>从小艾同学的种种表现来看,她是一个爱学习、有思想、爱憎分明但不善于表达、不善于交往且不太懂得如何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孩子,对待这样一名特殊的学生,应采取多方合力的教育策略,促其尽快融入班集体。一、正确把脉,形成合力育人氛围1.学会尊重,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小艾之所以和同学关系不好,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她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因为她自己是学霸,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当她看不惯他人时,她

    2014年12期 No.303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温馨家园”召唤小艾归来

    徐宜秋;

    <正>《世界卫生组织宣言》中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躯体的疾病,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而很多教育者在认识上存在着误区,以为学生只有感冒发烧才是得了病,发脾气摔东西就不是病。一个阳光的小艾、一个学霸式的小艾,却难以融入班集体,导致其屡屡选择逃避,实际上是小艾心理上缺乏了安全感。要让小艾接纳同学,回归集体,不能单靠教师的个人力量,需要教师着力营造"温馨家园",因为只有从根本

    2014年12期 No.303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通过案例进行集体教育

    何康;

    <正>根据案例,我们可以基本确定小艾是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的学生来上海求学,她有明确的目标,就是希望考上一所好大学。她对自己要求严格,学习刻苦,在学生眼里是个"学霸"。按理,在上海的教育环境中,她可以得到较好的发展。但她提出要弃学返疆,有点出人意料。一、教育诊断小艾遇到了困难,并已经远远超过她的经验和能力,班主任几番谈话和建议也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为了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我们有必要对小艾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诊断。

    2014年12期 No.303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上海市南汇第二中学

    <正>上海市南汇第二中学是一所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学校坚持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课堂研究为阵地,以合作引领为方法,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和精神成长,培养具有分享精神的研究型教师。上海市南汇第二中学简介上海市南汇第二中学创建于1 983年,经历了由完全中学到纯初级中学的沿革,迄今走过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学校坚持以"文化立校,保障师生身心健康,养育师生国际视野和创新品质"为办学理念,以"崇道、尚实"为校训,形

    2014年12期 No.303 2-3+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