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

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访问量:7569

卷首语

  • 道德建设要“不忘本来”

    陈来;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发展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与此同时,在这个巨大的社会变迁过程中,人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道德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既包括积极变化,也存在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当前道德领域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公共生活"失序"和一部分人的行为"失范"、道德意识混乱。这种状况折射出社会教育、基础教育中品德教育之不足。因此,如何正人心、移风俗,

    2014年20期 No.311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本刊特稿

  • 做“四有”好老师:新时期师德建设的价值取向

    陈旭光;

    <正>当前,我们迎来了一个世界格局大变革、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在全球化、市场化、现代化的背景下,主流的、能够形成价值认同的理念有弱化趋向,物质至上、利益至上、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甚嚣尘上。我们靠什么支撑起社会的道德大厦?我们靠什么挺立起社会的精神脊梁?我们靠什么坚守住社会的道德底线?我们呼唤的社会道德力量究

    2014年20期 No.311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聚焦_人际商与青少年成长

  • 论人际商的发展性价值——兼谈人际商的三个相关命题

    李敏;

    <正>从教育学视角来看,人际商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已成为现代人过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徽征。人际商具有重要的发展性价值,它深刻地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社会性自我的确立以及人格的完善。在青少年的人际生活中,有三个相关人际商的重要命题亟待澄清和解答。

    2014年20期 No.311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 学会理解:儿童人际商的培养与提高

    刘慧;王洋;

    <正>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相当多的家长和教师,将眼光与精力集中在儿童的智力发展上。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更为重视与升学相关的知识学习,而关涉儿童生命健康成长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则往往被忽视,尤其是人际交往能力。近年来,儿童成长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如因任性、自私、缺乏对他人的理解与对自己的认识而导致的交往障

    2014年20期 No.311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人生必修课:中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与对策

    朱孔洋;

    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依赖人际关系、处世技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青少年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诉求。8月底,本刊记者与上海市第二期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郑皓亮工作室成员相约上海市延安中学,畅谈中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成因,寻求应对之策。

    2014年20期 No.311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 论“以画对话”培养儿童的人际商

    唐斌;唐延延;李志勤;

    <正>一、对人际商的理解以及培育儿童人际商的方法人际商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涉及到主体对人际交往的认知、人际交往情感的体验以及人际交往的行为三个部分的教育。1.建构和发展儿童人际交往认知的方法在儿童人际交往认知上,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儿童能正确认知人际交往。这就意味着,儿童要逐步地正确认识和理解人际交往的目的、重要性;能了解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平等、互利、鼓励、多元

    2014年20期 No.311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班主任成长

  • 谈班主任专业发展路径取向

    洪飞;

    <正>班主任专业发展是班主任岗位实现专业化、切实提升育入水平的坚实基础。在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市、区各层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班主任培训工作,学校层面也日益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采取了诸如校本培训、校本研训、校本研修等方式的班主任专业发展培养措

    2014年20期 No.311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榜样激励,考验班主任的人文修养

    高永平;

    <正>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以榜样激励学生,会产生多方面的效应:一是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让班级洋溢成长的气息;二是满足学生求进步、争先进的心理需求,为学生搭建良性竞争的平台,促使学生改正缺点,化解矛盾,不断追求进步;三是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科学评价的作用,为学生树立学习参照的榜样。榜样示范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手段,在价值多

    2014年20期 No.311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课程教学

  • 认清自由,科学进行自由教育

    秦璞;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中,"自由"赫然在列。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像空气阳光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像穿衣服一样从"第一粒扣子"抓起,从娃娃抓起。24字是个统一的整体,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其它内容一样,应当在中学德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中学生开展自由教育,实际上一直在

    2014年20期 No.311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 舆情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成平;

    <正>舆情,是人们对发生在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现象所持的观点、意见和态度。舆情能较为客观地反映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在公共空间里发表意见、提出诉求,形成大量的舆情资源。将舆情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可以帮助中学生主动关注社会变化,感受时代脉搏,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中,笔者精心选

    2014年20期 No.311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学科德育

  • 利用图像资料辅助历史学科育人的探索

    赵晨艳;

    图像和语言作为认知工具,本身不会导致德育后果,只有当它们与认知结合,才可能通过促进认知而释放德育功能,收获德育效果。这种间接的德育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图像资料具有强烈的视觉效应和情感信息,教师可以利用它来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而教师通过对自身语言的驾驭同样也能发挥课堂德育作用。我们不仅要有思考,更要有行动。

    2014年20期 No.311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0K]
  • 教师语言在历史学科德育中的作用

    朱幸华;

    <正>教师语言是知识传授的重要载体,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无论是讲述、提问,还是板书、演示,都要借助语言来进行。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情感熏陶的过程。《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教育中的情感因素","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和育人环境,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

    2014年20期 No.311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K]

心理辅导

  • 苏勤话成长——走出自卑,走向自信

    颜苏勤;

    <正>个案咨询手记:晓海在幼儿园时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上小学后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不断受到家长的批评与指责,甚至被母亲抽打耳光。在不断的否定声中,他渐渐地感到自己很无能,不愿与人交流,怕出丑,就把自己封闭起来。到17岁时,发展到连陌生人的电话都不敢接,无法与人正常交往。通过心理辅导,家长改变了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行为,晓

    2014年20期 No.311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也谈心理辅导课活动的“多”“少”与“动”“静”

    陶丽萍;

    <正>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基本性质是"活动课程"和"发展性团体辅导"。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活动"属性决定了"它是以学生的情意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它拒绝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学科知识"。那么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活动到底是"多"好还是"少"好,是"动"好还是"静"好呢?近年来在一些专业刊物上对此常有争议,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谈一点浅见。

    2014年20期 No.311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观点

  • 是招生,还是招女婿?

    万玮;

    <正>究竟是招生,还是招女婿?前两年,北方一所著名大学的一个系在招生时明确提出不录或慎录体重超重以及身高低于1.6米的男生和身高低于1.5米的女生。这一规定引起社会的质疑。无独有偶,南方一个镇对于非户籍学生借读幼儿园设置了一个父母购置商品房面积不低于80平米的规定,同样引起舆论哗然。招生如同招女婿,要看身高体重住房,有点令

    2014年20期 No.311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七外叙事

  • 帮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吴瑞莲;

    <正>2014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马上就要开始了。坐在白楼礼堂里的二到五年级的孩子们在安静地等待着。伴随着一阵轻快的乐曲声,广播里传来了一对"母女"的对话:"宝宝,你衣服穿好了吗?""穿好了。""让妈妈看看,你扣子扣对了吗?哎呀,你看,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就全错了。""哦,我明白了……"这是一则公益广告。此时,主持开学典礼的常务副校长王慧老师走上主席台,问道:"同学们,

    2014年20期 No.311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创新实践与研究

  • “家校联动”为家庭教育指导减负增效

    王婷婷;

    <正>我校是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一所公办小学,面向全市招生。学校中既有来自中心城区的学生,也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各自的家庭文化背景不同,家庭教育的能力和经验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学校层面,我们经常开展一些面向全体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些活动针对性不够,效果也不明显。虽说是面向全体家长,但由于一次活动中往往内容、层次比较单一,针对的也只是与我们学校所假定

    2014年20期 No.311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 生本教育:让师生焕发生命的活力

    张春强;

    <正>教育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努力喚醒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并将其激活。由广东省教科所郭思乐教授倡导并主持的生本教育实验,为我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指明了方向。2011年,我校形成了龙头课题"生本教育的推广实践研究",在推广实践过程中,我们致力于开展理论学习,转变教师角色,打造生本课堂模式,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一、整体推进,回归教育的本源生本教育的哲学基础是以人为本,还学生以

    2014年20期 No.311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随笔

  • 教育梦: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杨智勇;

    <正>梦想,是一种以物质或非物质为基础的思维镜象,是人们潜意识里对尚未实现而又渴望实现的理想的一种追求,具有激起人们奋发的强大动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国家和民族也都有自己对未来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我们的中国梦、民族梦。中国梦是多维度的,富有中国特色、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并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教育梦是中国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20期 No.311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由师生间的肢体冲突引发的思考

    邓秋萍;

    <正>前不久,某校发生了一起教师为教育学生而引起肢体冲突的事情。由于学生手臂受伤,家长一怒之下告到了教育局。该教师不仅向学生家长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还影响到年度考核。这是一个教育失误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和广泛性,偶然之中蕴含着必然。为引起教师对类似事件的深刻反思,并以此为戒,学校将此事改编成一个教育案例,组织全体教师大讨论。

    2014年20期 No.311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难题会诊

  • 管还是不管?

    刘景旭;

    <正>值勤是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某校有东、西两个校门供师生进出。为安全起见,学校规定早上进校时,东门走车辆,西门走行人。经常有学生为图方便想从东门入校,但经值勤同学提醒或劝阻,也都会改走西门。这天轮到高一3班同学在东门值勤,远远地就看见高二年级的杨同学一路奔跑过来,气喘吁吁地说第一节课有测验,走西门来不及了,请求让他从东门进校。但值勤的小张和小李同学将其拦下,说这是学校的规定;如果每个人都因各种理由要走东门,那学校的规定不就就形同

    2014年20期 No.311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难题会诊_“班级公约”为何“约”不住学生?

  • 班级公约:共约后的公约

    王维审;

    <正>公约是指某个集体组织中各个成员之间必须共同遵守的约定。班级公约就是班级成员就班级中的某些问题进行公开讨论达成一致的意见,并且愿意共同遵守的一个约定。案例中的王老师"花费了一番心思","拟定了一份内容周详、措辞温婉的班级公约",让学生们依"约"行事,最终却没有"约"住学生,班级公约也成了一纸空文。究其原因,就

    2014年20期 No.311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班级公约”应姓“公”

    吴亚军;

    <正>为什么会出现班级公约"约"不住学生的现象,关键是有些班主任没有搞懂班级公约应该姓什么。笔者认为,班级公约只有姓"公"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怎样让班级公约姓"公"?那就要在班级公约制定、实施的过程中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一、"班级公约"的制定要公开所谓"公开",就是班级公约在制定的过程中要让班级全体成员参与,由全体成员共同制定。何为"班级公约"?顾名思义,是班级全体成员自觉遵守的一种约定。既然是要班级全体成员自

    2014年20期 No.311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约束学生,更需要学生自我约束

    刘玉娥;赵敏芝;

    <正>一班级规章制度(俗称"班级公约")的制定,对于班风、学风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案例中的王老师想运用这个"班级公约"来约束管理学生,让学生养成自我约束的好习惯,用心是好的,但在实施中却存在两个问题。其一,班级公约的制定过程不尽合理,未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材料中讲王老师"花费了一番心思,拟定了一份内容周详、措辞温婉的班级公约","为了让同学们处处依‘约'行事,王老师将

    2014年20期 No.311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不是为了束缚,而是为了放飞

    张婷;

    <正>本案例中,我们看到:新学期伊始,王老师的班级公约来了;几天后,班级公约又走了,走得那么匆忙。我们不禁要问:班级公约去哪了?班级公约,你姓什么?班级公约的离去,失落的不是学生,而是王老师。因为从一开始,这份公约就只姓"王"。剖析个中原因不难发现,王老师对于公约的理解有偏颇。公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在公共协商的基础上拟定,应得到每个缔约者的认同。很显然,王老师花费心思制定的这份班级公约仅仅是一家之言,没有

    2014年20期 No.311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 谁之“约”?

    芮彭年;

    <正>王老师在开学伊始,就拿出一份班级"公约",尽管这份"公约"措辞委婉,由于学生认同度不高,执行起来"法不责众",很快就"寿终正寝"了。"班级公约"能不能"约"住学生,关键看它在学生心中的认可度。班级制度的设计要得到学生的认可至少得满足三点:其一,逻辑性,看是不是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其二,合理性,看能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其三,可行性,看有没有落实的条件。如果说班级制度的逻辑起点需要老师指导和

    2014年20期 No.311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治大国与理小班

    后永义;

    <正>中国传统智慧强调家国同构、小大一理,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逆而推之,其理相同。班级是一个由师生组成的特殊集体,也可视为师生的"第二家庭"。笔者拟以"治大国"的理念来探讨班级公约的构建。毋庸置疑,案例中的王老师是一位对教育事业有强烈责任心和担当的人。他具有钻研精神,能够提前谋划拟定班级公约,还能照顾到学生感受,"措辞温婉";在公约实践过程中,又不断对学生加以

    2014年20期 No.311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 让公约重现教育魅力

    何康;

    <正>王老师遇到了公约"约"不住学生的问题,并对如何有效实施纪律教育产生了困惑。根据王老师提供的教育情境,我们作如下分析。一、公约及其执行中的问题笔者理解,公约制定的本意,是为了约束个别人或少数人,使他们不因个人不当行为损害团队的利益和他人的正当利益。因此,公约作用的大小,与成员对公约中所阐述的整体利益、正当利益的认同度有关。换言之,学生对公约的归属感,学生对

    2014年20期 No.311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9K]

  • 颛桥中心小学

    <正>上海市闵行区颛桥中心小学始创于1908年,历来扬革新精神,开风气之先,是本地区引进和传扬新教育、新文化、新思想的重要窗口。当今,学校秉承百年传统,以"多元和谐、全面发展"为办学宗旨,以打造具有人文特色环境、多元特色课程、个性特色师资的"三特"教育品牌为发展愿景,支持师生实现"学而有长、和而不

    2014年20期 No.311 2+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