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

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访问量:7570

卷首

  • 超越:优质学校的文化特征

    杨四耕;

    <正>"每天进步一点点",是上海市松江区泗泾第二小学的办学理念。我对这句朴素的话有一种特别的情感。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咀嚼这句话,思考其中所蕴涵的朴素却不简单的道理。优质学校没有终极标准,这一点恐怕谁也不会否定。几乎所有的优质学校都不会满足现状,它有一种向上的冲动,不断地追寻着对现有办学水平的超越,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性,追求新的教育境界。可以说,超越是优质学校的文化特征。

    2014年21期 No.313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本刊专稿

  • 每天进步一点点——让精细融入学校文化

    顾惠国;

    <正>我校本着"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学校文化核心理念,确立了精细是一种工作精神,是一种工作标准,更是一种能力的工作态度,落实学校各方面的精细化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追求"细化目标、详化过程、强化检查与考核、深化总结和反思",将日常工作做实、做细、做深。一、细化日常管理,落实行动文化精细是一种态度,更是具体的行动。我校秉承"每事做实、小事做细、细事做精"的原则,落实《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各学科教学五环节制度》等教学管理

    2014年21期 No.313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 在分层培训中提升自我专业素养

    王慧;

    <正>教材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即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此同时,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近年来,我校通过校本研修以及区级和市级研讨活动等不同层次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我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2014年21期 No.313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踏实创新地备好课

    张蓓;

    <正>在我成为教师的第三个年头,有幸参加了我区的新教师教学评比。虽然这只是一堂课的展示评比,却让我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备课的过程,让我获益颇丰。一、熟悉教材,明确目标刚知道要上这篇课文的当天,教研组组长就让我先把课文背出来,其目的就是让我先深入理解教材。于是,我仔细研读课文,终于找到了文章的行文线索:"我"在面对蛊惑时的心理变化。还找出许多文章中的细节,比如:文中描写大毛时运用了语言描写,而描写"我"时运用了心理描写等。这些细节可能就是我上课的切入点。当然吃透教材不仅仅是对文章

    2014年21期 No.313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本刊专稿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列报道

  • 培育需要无形化的长效机制——访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主任杨江丁

    叶露怡;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六一前夕发表了重要讲话,主题是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小学教育的重大任务,我们要从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学校管理、环境建设以及家庭教育、社会实践等各个层面作系统规划并积极构建。本期,我们采访了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主任杨江丁,他从中小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主要方法和成功经验提炼等角度,为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很有参考价值的观点与建议。

    2014年21期 No.313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话题

  • 学校体育要为学生提供多样选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学校体育课程建构

    王辉;刘茂祥;程林;

    <正>2014年9月19日上海市政府公布了《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此次上海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留给了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体育作为学生喜欢的课程,将大有作为。学校体育如何把握机遇,在此背景下推进体育课程建构,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一、学校体育课程图谱建构的导向与设计上海中学在"大体育观(体育与教育、智育、生活的结合)"的引领下深化"一五结构(初步形成个人体

    2014年21期 No.313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将运动的场地变成育人的沃土

    陆兴海;宋士广;

    <正>体育有其自身的学科功能,更有体育教学过程中特有的德育功能,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活动中,虽不为学生所意识,但长期施加着各种影响,发挥着特有的教育作用。我国著名教育家马约翰先生在早年就曾指出:体育可以培养学生品格,体育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情操,激励品质。他还指出:运动场上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能产生迁移。事实证明,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体育运动中对学生进行身

    2014年21期 No.313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百年模范 体育育人

    王斌;

    <正>在爱国荣校、勤俭求实、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办学传统的指引下,我校体育着眼于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走过了不断发展、不断超越的百年,见证了学校从一所传统附属私立小学到"学习型、温馨型,数字化、国际化"的现代学校的光辉历程。一、优良体育传统南洋模范中学的前身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十分重视。学校除了根据学生兴趣安排足球练习,组织足球比赛外,还开展拳术和童子军两项课外活动,并将童子军纳入课内。之后,学校迁至天平路,校内没有了足球场,但还有一些篮球场地。

    2014年21期 No.31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迎着阳光 快乐成长

    徐晶;

    <正>我校地处市中心,寸土寸金,两个校区操场面积不足六亩,但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率每年都达到98%以上,各类体育比赛连年获得全区第一,100%的学生喜欢来上学。这些与我校"体育成绩是第一成绩,第一成绩第一重要"的办学理念是分不开的。一、校长引路,体育成绩是第一我校校长洪雨露常说:"一名校长对学校的引领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的引领,一所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他带领

    2014年21期 No.31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关注健康 创造快乐

    姚星钢;

    <正>多年来,我校坚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快乐"的宗旨,从关注学生的健康着手,面向全体学生,构建相关课程。在培养目标方面,我校制订了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的"15会",把"会游戏"列为目标之首,传递出鲜明的学校办学方向以及学校重视体育活动的决心。在课程理念方面,我校确立了三个"全"的理念:"全面发展",体育、艺术、科技全面开花,体育成为学生成长中的一部分;"全体参与",所设计的活动

    2014年21期 No.313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改革与实践_长宁区初中作业分层设计探索

  • 长宁区初中作业分层设计探索

    <正>作业是课堂教学五环节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能及时巩固与完善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知识迁移与学习能力的提升,又能反馈教学效果,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因此,为了让作业成为每个学生学业发展的有效桥梁,既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又能兼顾全部学生和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长宁区近年来致力于分层作业的研究与探索,坚持以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

    2014年21期 No.313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原则与设计

    赵静;

    <正>2010年,长宁区教育局推出了旨在改变课堂教与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初中"阅读领航"计划,从而实现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课堂文化的改变,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成长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2013年,为了深化"阅读领航"计划的实施成果,我区教育局又推出了"初中作业分层"新举措。就初中语文学科来说,我们认为,在开展作业分层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原则与设计目标。

    2014年21期 No.313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基于学生发展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与实施

    付淑群;

    <正>数学分层作业是优化弹性作业结构,并根据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以及作业的难易程度所设计的不同层次的作业。它是相对于传统作业而提出的一种观念,其本质是对常规作业模式的改革、突破和创新。因此,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操作,是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以人为本的,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探索性,提升学生的学业成就感、自我效能感。

    2014年21期 No.313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基于学情 有效使用分层作业

    朱梅;

    <正>作业既能及时巩固与完善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提升,也能反馈教学效果,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长宁区初中英语分层作业的目标定位为:学生层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实现减负增效;教师层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学校层面,提供校际联动平台,优化整合资源。为了适应我校校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对区分层作业选择性使用并及时将其完善与调整。以下就我校八年级备课组对我区初

    2014年21期 No.313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以分层作业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罗晓英;

    <正>长期以来,中学生一方面课业量大、课业量多、考试多,另一方面睡眠时间少、社会活动时间少、自主学习时间少等,这都导致学生背负了沉重的学习负担和精神负担,从而使其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基于此,我区提出实施初中分层作业,从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一、实施初中化学分层作业的意义首先,分层作业能促使教师不断学习。为了让学生对化学作业产生兴趣,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更新

    2014年21期 No.313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基于相同学习背景和条件的物理作业分层

    闾衍弘;

    <正>近两年来,长宁区全体初中物理教师在区教育局、区教育学院的统筹指导下开展了分层作业设计研究。区别于以往的作业设计实践活动,此次我区初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研究与实践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一、基于相同学习背景和条件的作业分层分层作业的研究和实践由来已久,且已获得良好的实证效果,但它们多建立在课堂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层次不同的学生接受层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获得层次不同的作业,取得层次不同的学习结

    2014年21期 No.313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改革与实践_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

  • 双“案”同行 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郑小燕;

    <正>基于标准的教学是对教育本原的坚持与回归。我校以研制与实施的"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实施方案"与"一年级各学科基于标准的课程实施方案"为抓手,双"案"同行,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一、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设计综合活动方案在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了解儿

    2014年21期 No.313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小学语文分阶段评价实施策略

    郑敏婕;李敏婕;

    <正>为了能更好地严格按照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教学,不随意拔高教学和评价要求,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我校语文教师在对新生家访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学前教育情况。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表现欲强、可塑性强、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还有待教师培养。针对这些特点,我校语文教师在学习准备期中重点对他们进行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中尝试分阶段、多方式的评价,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时期。

    2014年21期 No.313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依据学情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徐音;

    <正>从今年9月起,上海市要求各校在小学一年级全面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但是,我在对本校学生调查后发现,我校一年级各个班级学生的已有数学学科知识存在较大差异,多数学生已经能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那么,如何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数学课堂上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呢?一、严控教学进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首先要确保的就是课堂教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进度开展,严禁压缩教学时间,赶进度。一年级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方面

    2014年21期 No.313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以游戏教学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力

    秦晓静;

    <正>英语课程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来说又新奇又陌生。我校通过学习准备期的活动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个更自然的过渡。学习准备期英语教学活动虽然与正式常规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但也是小学英语教学初始阶段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校通过游戏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一、注重英语课堂设计与背景在全面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工作背景下,我校一年级学习准备期教学活动设计紧贴

    2014年21期 No.313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改革与实践_上海市闵行区田园外语实验小学

  •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校本作业设计与实施

    赵瑛群;蒋宛萍;

    <正>我校尝试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体现面向全体和差异发展的原则,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求,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我校将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作业设计与实施作为减负增效的着力点,开展了研究与实践。一、编写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作业教材2008年,我校结束了第一轮上海二期课改新教材试验,全校五个年级开始全覆盖使用新教材,并开

    2014年21期 No.313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构建多元小学数学校本作业

    方慧琴;

    <正>我校数学校本作业的设计在基于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体现出了人文性和多元性,把数学作业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改变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将作业设计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学科的学习元素整合起来,构成一个学习整体。通过分层设计、分步达标,充分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快乐,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一、设计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追求者

    2014年21期 No.313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教师教育_经验

  • 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

    何光辉;

    <正>2003年,宝山区为了实施素质教育、满足居民对优质教育的需要,提出了"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的思路,即教育文化发展战略。十多年来,宝山教育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为了能使宝山教育更好发展,作为教育研究者,我们有必要对一些问题作些思考。回顾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对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的解读不足,而对这一问题的模糊认识会制约教育文化发展战略在我区中小学、幼儿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014年21期 No.313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教师教育_名师_教学思想和教学特色

  • 问题:应融合引导与评价

    陈美;

    <正>问题的设计,不是为了上课时学生回答得顺溜一些,师生配合得"默契"一些,而是为了营造自在与互动的学习环境,张扬个性,呵护创造。我们主张"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设计问题引导先学,设计问题引导暴露,共同解疑,把课堂教学与教学评价融为一体。

    2014年21期 No.313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教师教育_名师_经典案例

  • 从《一千张糖纸》谈教师的作为

    陈美;

    <正>【案例描述】《一千张糖纸》的作者铁凝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我"和世香为换一只电动狗而历经千辛万苦收集一千张糖纸,最后被表姑欺骗,希望破灭的故事,表现了孩子的纯真执著,揭示了大人的欺骗往往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的主旨。教学的起点:学生朗读课文,试为课文重新拟题,并说说理由。研读的切入点:试在"一千张糖纸"后面加一个标点符号,并说说理由。

    2014年21期 No.313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教师教育_教学能手

  • 班级文化建设从传统美德中“寻根”的实践探索

    付丽旻;

    <正>班级文化建设是班集体建设的灵魂,优秀的班主任善于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共同心理文化素质的提升来引领和打造集体,用集体的舆论导向约束、引导个体的行为和价值判断。但在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多元化,对校园文化产生强烈冲击,我们的高中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处于情感发展的丰富期和情绪变化的不稳定期,更需要提升传统美德教育的力度,让一些珍贵的东西像种子一样在学生的心中扎根、开花、结果。

    2014年21期 No.313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课程建设与实施

  • 乡土课程实施的个性特征——乡土课程建设(七)

    宋林飞;

    <正>课程实施是把编制好的课程纲要与教材转化为具体教学活动,直接作用于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的活动。一门课程的功能实现,总是要经过三个阶段的转绎,即首先由课程设计者通过对"课程纲要"的编制,把自己对这门课程的期望功能表达出来。然后是教材编写者对这种期望功能的演绎,并转化为教材。教材一旦被定型,其潜在的功能也随之被确定。最后是

    2014年21期 No.313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课程建设与实施_校本课程

  • 初中探究型课程创设问题情境研究

    张红梅;

    <正>探究课是围绕问题的探究,问题是探究的起点,需要在情境中激发和发现。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教师不关注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问题情境创设不恰当"现象比较普遍。实践证明,缺乏问题情境的课会影响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探究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倡导先创设问题情境,再开展探究。一、初中探究课创设问题情境的误区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是为了让学生从中提取合适的信息,从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是

    2014年21期 No.313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学科教学_聚焦_教育部重点课题

  • 后“茶馆式”教学的理科教学方法——后“茶馆式”教学的发展研究(六)

    <正>本刊上一期介绍了基于后"茶馆式"教学的初中物理规律形成课与小学作文教学课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有法"和"教无定法"的特点。从本期开始,我们将继续选择一些富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及课例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2014年21期 No.313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初中化学物质课的教学方法

    高燕;

    <正>初中化学学科的主要学习内容通常围绕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化学物质、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知识、技能及方法。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一般都能通过实验得到明显的现象,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性质的起点,这也是化学物质课的基本特征。本文将其教学方法归纳为四个基本环节:"实验体验-阅读思考-议论理解-练习提升"。1.实验体验教学伊始,以自主实验让学生"先学",教师提供实验设计方案,帮助学生明确实验内容,按照要求动

    2014年21期 No.313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 小学数学图形认识课的教学方法

    陈琪;

    <正>认识常见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初中几何学习的重要基础。小学数学图形认识学习课的教学方法,一般从对直观图形的观察、操作提炼图形特征及性质入手。而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方法有"基于生活试一试·暴露问题议一议·理清概念练一练"三个基本环节。1.基于生活试一试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有很多机会接触各种图形,画画、剪剪、拼拼动手操作又是小学生所喜欢的。因此,认识图形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再次观察几何图形,或者通过操作深入了解图形

    2014年21期 No.313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学科教学_课堂教学事件_事件呈现

  • “鸡兔同笼”事件

    朱小梅;

    <正>这是一节初中数学课,课的内容是要教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为了增加趣味性,在导入时我举了"鸡兔同笼"的经典例题:鸡兔同笼,头12只,腿32条,问鸡兔各几只。我的本意是想引导学生来列方程解答,没想到,平日里一直寡言少语的小A突然说:"老师,我知道答案是多少。4只兔子,8只鸡。"见他如此迅速地说出了答案,大家都有些惊讶和好奇,不少学生开始议论纷纷,认为他一定是事先看过答案了。顿时,课堂变得乱哄哄的。为了让教学能顺利进行下去,我决定让小A来说

    2014年21期 No.313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学科教学_课堂教学事件_教师讨论

  • 勿以成绩论英雄 一视同仁育人才

    殷凤;

    <正>在本次事件中,教师给予的是顺着小A提出的答案让他来还原课堂的"平静",正是这一次"转交",朱老师也有了"借题发挥"的机会,从另一个角度教育了其他学生。朱老师对这次课堂事件处理得之所以比较得法,究其原因,我们不难看出,是对教师既有教育观念的冲击。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都不自觉地对学生贴了标签,划分了"三六九等",其划分的依据自然是学生的成绩。然而,成绩代表的只是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

    2014年21期 No.313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关注课堂对话 促进学生成长

    祝明明;

    <正>基础教育改革目标中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朱老师在此次事件中开展的课堂对话正是为达成这一目标所作的尝试,既有效化解了课堂争端,也关注到了学生的发展。由此,我不禁联想到小A以后的种种可能:小A从此对数学课充满兴趣;小A成为课堂上最积极举手发言的那个学生;小A在学习中更专注地去研究数学,希望在以后的数学课中有更好的表现,赢得更多的掌声

    2014年21期 No.313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教学中的舍与得

    严菊花;

    <正>这个事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获得启示。首先,朱老师很好地把握了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搜集课堂智慧的火花。她在教学时自觉地将教学重心放在了学生的参与与探究上,舍得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让平时默默无闻的小A组织表演,让大家一起去体验和发现,这充分实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学生成了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同时,对于小A而言,大家的掌声提升了他的自信,甚至能改变他

    2014年21期 No.313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学科教学_教学杂谈

  • 让我们“动”起来

    杨士军;

    <正>教育重在让每个孩子发现并培育自己的潜能。我校鼓励并推出"学生业余锻炼卡",表明我校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高度关注,同时也为了激活和培养学生在体育方面的综合素养,让健康与成长一路相伴,这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大事。学生在学习之余,与同学和家长一起进行一些必要的户外运动,既发展了兴趣爱好,又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何乐而不为呢?此外,学生和家长通过共同参加体育活动,加强了交流,培养了广泛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进而丰富了生活,开拓了视野,这是一件多赢的好事。我们希

    2014年21期 No.313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从篮球运球和传球想到的

    刘吉才;

    <正>一次,笔者偶尔和同事谈起篮球运动,觉得篮球运动十分注重运球和传球。其中,运球不仅是个人攻击的有力手段,而且是组织全队进攻战术配合的桥梁。传球则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更是投篮的前奏。因此,运球和传球看似简单随意,实则举足轻重。由此,笔者想到了课堂上同样看似简单随意的理答。师生之间的理答常常闪现着智慧的光芒,折射着教者的教学机智,不断把课堂

    2014年21期 No.313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课堂教学同样需要“0.8”

    冯海波;于颖泓;

    <正>日本知名内科学医学博士志贺贡曾提出健康与人生的关键数字:0.8。他认为,就健康方面而言,心脏每0.8秒跳动一下,也就是每分钟跳动75下,是人体循环的最佳状态;烹饪时原本加一匙盐,改为加0.8匙,不仅能够引出生鲜食材的原味,而且对肾脏也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他进而指出,人生需要一些舒缓的空间和余地。所谓的0.8人体健康理论不仅仅对我们的人体健康具有指导作用,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同样具有指导作用,课堂教学需要一些舒缓的空间

    2014年21期 No.313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学科评价

  • 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促进高中教育品质提升

    杨敏;

    <正>2014年9月19日,《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公布。《方案》的公布,必将加快我市高中教育教学的改革步伐。作为地方教育的专业研训部门,我们要准确把握高考改革方向,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专业研训的任务,促进高中教育品质的提升。下面本人就如何对接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谈一些粗浅的思考与想法。

    2014年21期 No.313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 2014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评析及启示

    洪燕芬;

    <正>2014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稳中求变,尝试创新,呈现出诸多亮点,尤其表现在第Ⅱ卷部分内容的重新整合、简答题的开放化、有机与计算题的应用化等。本文将对2014年上海高考化学卷进行整体分析,并结合最新公布的《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化学课堂教学实践展开探讨。

    2014年21期 No.313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教师论坛

  • 拓宽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

    秦晶晶;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时代任务,是党在社会大变动的社会格局和多元文化交替并存的历史时期,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引导权、主动权和发展趋向的思想举措。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拓宽路径,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和渗透力。

    2014年21期 No.313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以文化引领促学校发展

    殷红;

    <正>十年前,佳禾小学建校,带着美好的期盼,我校取名"佳禾"。办学初,面对复杂的生源与师资情况,怎样办好学校,成了"佳禾人"思考的核心问题。我校本着"一隅栽佳禾,万里树良材"的建校初衷,本着对学生、对家庭、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确立了"崇德尚文、厚积薄发,着眼学生的终身,着力学生的每天"的办学理念。"崇德尚文",即教育学生立志做一个品德高尚、注重文化修养的人;"厚积薄发",即引导学生

    2014年21期 No.313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引导学生体验报告文学的人文情怀

    张娟;

    <正>为了在不同文体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自主发现的快乐,我们选择《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学生相对陌生的报告文学作品,进行同课异构的教学实践,旨在探索在报告文学这类体裁的文章的教学中,如何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一、案例分析1.文本简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节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作者以大量令人触目惊心的事实,怀着极为痛惜的心情向世人报告罗布泊的今昔情

    2014年21期 No.313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高中写作过程化指导案例与实施

    张菁;

    <正>写作过程化指导是指教师依据学情和考纲,选择一系列作文教学点,再找到一些有价值的作文训练分解方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过程的定点指导,使得作文指导具体细致、明确有效,使师生在作文教学上有章可循,真正提高写作教学效率。一、写作过程化产生的背景长期以来,写作教学始终缺乏科学的教学体系,教师没有一个规范严谨、有螺旋式上升的写作体例来指导学生。现行高中写作教学的基本流程是"教

    2014年21期 No.313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以阅读引导学生学会写作

    陈小妹;

    <正>写作必须有经验和语言积累,学生不读书就没有积累,再好的人生体验也无法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而教师不读书,就不可能明确学生迫切需要的是什么,更不可能进行有效指导了。写作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读书,一起写作。教师在实践中探究学生的需求,以实际行动引领学生,精准地进行指导,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2014年21期 No.313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岳文莉;

    <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应引导学生依据自身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养成以下几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课前预习的习惯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对教师的提问反应迟钝,原因是课前预习出了问题。他们对课文内容不熟悉,上课时理解不了,跟不上进度,自然也就不敢发表意见。可见养成课前认真预习的好习惯很重要。因此,学完每节新课后,我都会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课前

    2014年21期 No.313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利用“果树”课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写作

    陆叶;

    <正>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多年来,教师们都在"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上下工夫,探索出了不少的好方法,也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经验,但仍然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感到无话可说,教师对作文教学感到头痛"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还需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该从生活入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是作文"。目前,我校共有果树11个品种,数量达三百多株,果树占学校绿化总面积

    2014年21期 No.313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 数学体验式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与思考

    刘艳;

    <正>当前,由种种因素所导致的以应试为主要目的教学中,通常以教师的讲解来传达信息,学生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束缚了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任务不仅是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基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亲身体验和感悟,来获得知识,掌握技能。高中生具有初步的知识技能和辨析判断的

    2014年21期 No.313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小学英语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

    马燕蓉;

    <正>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师通盘考虑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的目标要求,分析教材和学情,针对一个单元整体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时间,设计单元主题作业。一、考虑教材与学生的关联度首先,基于语篇的单元整体设计,教师应从学生学习语言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将英语教学推向应用性与生活化,注重语言学习的情感体验与整体认知。教师在单元整体设计时,要使单元主题与分课时话题能

    2014年21期 No.313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中学地理课堂的实践应用

    李偏;

    <正>混合式学习是指人们把传统学习和网络化学习结合起来,既重视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等作用,又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方式上,主张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在交互方式上,主张面对面的语言交流与应用网络交流相结合。一、混合式学习模式教学案例以高中地理选修课《中国地理中国行政区划》复习课为例,探讨数字化平台与中学地理教学的整合。

    2014年21期 No.313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开展四化模式的初中生命科学教学

    彭容;

    <正>新课程背景下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是初中生命科学课的"副科"地位在不少学生、家长甚至教师的观念中仍然根深蒂固。一方面,生物课面临课时少、资源少、重视少的先天不足;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当今初中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和兴趣。基于这种情况,我在初中生命科学教学的五年探索中,采用课前准备丰富化、教材使用差异化、多种学科融合化和教学技巧实效化这四化模式,对于提升初中生命科学教学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21期 No.313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教育信息化

  • 以教育信息平台推动师生“教学做合一”

    陈振华;

    <正>宝山区是教育家陶行知的第二故乡,陶行知生前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并开创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生活教育实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而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我区依托教育信息平台,不断在各校深入推进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浅谈我区在教育信息平台推进师生"教学做合一"实践过程中的几点实施策略。一、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陶行知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教、学、做三者不是简单地相加等于三,而是"教

    2014年21期 No.313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域外

  • 美国马里兰州教育特点及启示

    刘俊江;

    <正>在参加了为期四周的美国马里兰大学教育培训后,我不仅对美国教育的现实状况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结合我国教育自身的特点,与多年来的教育实践经验,进行了比较与思索,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深刻体会。一、重视对学习兴趣、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美国课堂采用走班制教学,学科教师与上课教室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课程安排走班学习,每个班级二十人左右,采用小班化教学,便于教师对每个学生

    2014年21期 No.313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台湾小学《国语》教材特点举隅——以翰林版四年级下《国语》教材为例

    崔成前;

    <正>台湾与祖国大陆同根同源,因此台湾小学《国语》(语文)教材的编写所呈现的亮点对于祖国大陆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台湾翰林版《国语》教材在单元主题设置、结合课文的"统整活动"和重视生活类主题方面,体现出了其鲜明的特色,值得我们借鉴。一、有明确的单元主题台湾翰林版小学《国语》四年级下(第八册)共收录文章14篇,分为4个单元,每个单元3~4篇文

    2014年21期 No.313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品读精粹

  • 卓越领导力的养成——读《向林肯学当校长——卓越校长的10项领导智慧》

    刘徽;

    <正>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他经历坎坷、大器晚成、自学成才,说他是一个"后天炼成的总统"再恰当不过。正因为如此,从林肯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今天,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都需要领导力,唯有具备卓越领导力的校长和教师,才能目光远大、富有主见和勇于创新。而无疑林肯有着许多精神财富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在《向林肯学当校长——卓越校长的10项领导智慧》一书中揭示了林肯的10项领导智慧,分别为:坚持心中清晰的使命

    2014年21期 No.313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编读往来

  • 《现代教学》理事会举办2014年年会

    <正>2014年10月16日,《现代教学》理事会2014年年会在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召开。上海市教委基教处领导、《现代教学》理事会理事单位代表、《现代教学》编辑部全体成员出席本次会议。此次年会重点就目前热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党

    2014年21期 No.313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 《现代教学》2014年度优秀教学论文征文启事

    <正>为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呈现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最新成果,继《现代教学》2013年度优秀教学论文征文活动之后,《现代教学》2014年度优秀教学论文征文活动正式开始。一、征文时间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二、评选主题、内容及要求

    2014年21期 No.31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4K]
  • 上海市徐汇区高安路第一小学(封面学校简介)

    <正>上海市高安路第一小学于1955年建校,是徐汇区一所享有声誉的公办学校。该校坚持"七彩高一"的办学理念,以培养有思考力、阳光自信的学生为育人目标。近年来,该校根据时代要求、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利用课程自主权,在一个充满无限创造空间的领域中,着力构建起具有校本特点、具有较高精神品位的"七彩课程",

    2014年21期 No.313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5K]
  •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明强小学 让艺术浸润童年

    顾文;

    <正>2014年5月27日,上海市闵行区七宝明强小学艺术大课堂活动——"艺术浸润童年"晚会在上海城市剧院隆重举行。本台晚会由"传承篇""吸纳篇""生活篇""心灵篇"四个主题12个节目以及两部视频短片构成,展现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七宝明强小学在上海市重点课题"坚守与吸纳——小学生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的探索研究中,致力打造真正属于学生的校园艺术生活大课堂,形成由课堂教学、课余浸润、社团活动、社区探秘、海外交流"五位一体"的艺术教育特色。

    2014年21期 No.313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9K]
  • 上海市闸北区大宁国际小学 构建发展学生个性的多彩课程

    徐文;

    <正>上海市闸北区大宁国际小学以"国际化""艺术化""个性化"为办学特质,力求打造一所"轻负担、高效能,融合多种教育资源优势,凸显国际元素的现代学校",并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富有爱心、勤学好问、能负责任,具有国际视野和民族精神的现代小公民。课程是学生获得进步与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大宁国际小学不断探索与改革的重中之重。每周五,该校学生通过网上自主选课平台选择拓展型课程

    2014年21期 No.313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