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

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访问量:7873

卷首语

  • 核心素养:青少年终身发展的基石

    沈壮海;

    <正>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在"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中,首次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这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

    2016年10期 No.352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封面学校简介

  • 上海协和双语尚音学校

    <正>上海协和双语尚音学校是由协和教育中心(集团)创办管理,秉承中西文化融合理念,开设1-9年级课程的国际化学校。学校坐落于闵行区龙茗路淀浦河畔,占地面积14763平方米,建筑面积14447平方米。学校注重艺术教育,努力探索艺术教育新模式;大力营造国际化教育环境,实施双语教学;以

    2016年10期 No.352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本刊特稿

  • 高中走班制改革背景下对“班级”本体价值之思考

    张鲁川;

    <正>基于高考制度的改革,上海开始在高中推行"走班制",就是为了应对高考"3+3"中后一个"3"的选课需要而形成的"教学走班"。而媒体对于北京十一中"行政班消失、取消班主任"做法的过度宣传和教育界一些专家、学者对于"走班制"将成为一种潮流与趋势的判断,对原有的班级管理和班主

    2016年10期 No.352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聚焦

  • 读懂学生:中职学生心理研究

    <正>编者的话:读懂职校学生心理,是职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阶梯,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逻辑起点。读懂职校学生心理,就是要读懂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蕴和实质,以积极为价值取向和发展主线,树立"为积极而教、与阳光同行"信念,用心培育积极心态、培植积极心智、培养积极心灵,

    2016年10期 No.352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 读懂学生心理,做积极职教实践开拓者

    崔景贵;

    <正>读懂学生是当下职业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读懂学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起点和开端,只有真正读懂学生,才能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和幸福,首先要理解人的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人的心理具有主观能

    2016年10期 No.352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读懂学生心理,做积极职业教育实践者

    贾仕林;

    <正>当代职校生是一个"个性张扬、标新立异"的青年群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信念模糊、功利强烈;过分自我、追求另类"的心理状况确实不容乐观,这也是导致职校生违法犯罪、网络成瘾、厌学逃学、校园暴力等不良行为经常发生的重要原因。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下,

    2016年10期 No.352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读懂学生,提升职校生的学习幸福感

    张长英;

    <正>目前,许多职校生由于中考失利而不得不接受职业教育,他们心底有一种自卑感,在学习上有一种挫败感。他们的学习问题尤其突出,如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怎样让他们愿学、乐学、会学、自学,提升他们的学习幸福感,是许多职教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界较新的研

    2016年10期 No.352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重视对职校生和谐心理的重建

    杭国金;

    <正>面对"95后""00后"职校生,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读懂他们的心理,发现并放大他们心理取向中的积极因素(如性格开朗、好奇心强、个性突出、乐于交往、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等),找到并扭转他们心理取向中的消极因素(如人生发展方向不明确、自卑感严重、存在感缺乏等),然后通过积极的教育实践,帮助职校生重建和谐心理,最终促进职校

    2016年10期 No.352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读懂学生心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刘翠英;

    <正>目前,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职校教师只有加快自身的专业化成长步伐,才能完成新时期赋予职校教师的历史使命。一、职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障碍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一直笼罩在消极的阴影中,在这一阴影下的职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困难重

    2016年10期 No.352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观点

  • 警惕竞争在教育中的扩张

    高德胜;

    <正>"教育"一词在古希腊与"休闲"同义,是不用为生存烦心的人的一种精神提升,在本性上就与竞争没有什么关联。由此开端,在人类历史的相当长的时期内,教育与竞争基本上是两条道上的存在,互不搭界,没有什么交集。现代教育则完全不同,教育与竞争开始"灵肉"结合,难分彼此。主观上,教育不再是生存之外的

    2016年10期 No.352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厥轩素描

  • 王懋功:一位推动教育改革的思想者和行动者

    王厥轩;

    <正>30年前,时任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姚庄行有句名言:校长的领导本质上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无独有偶,原徐汇教育的领头人王懋功也提出,教育局局长的领导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让教育充满思想",是徐汇教育的一种境界。王懋功有"思想",这在徐汇区教育界是众口一词的。这里讲的"思想"有三层意思:一是他提

    2016年10期 No.352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班主任成长

  • 班主任制:回归抑或超越?

    王洪明;

    <正>一、历史沿革:基于班级授课制的管理与训育职能从历史上看,班主任的产生晚于班级授课制。我国明代国子监的教学组织形式分为三级六堂,六堂也已经是按程度分班编级教学了。1862年,京师同文馆正式开馆,当时国文馆设正提调两名,帮提调两名,对学生进行管理。帮提调的职责是"轮班在馆管理一切"如"学生画到"等,但管理对象

    2016年10期 No.352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让“风暴”来得更猛烈些

    丁馨;

    <正>【案例】寒假前,高二年级实行选科分班,组建了新的班级,班主任团队也洗牌重组。小李是一位已工作六年有四年班龄且很有学生缘的班主任,经学校研究,任命她担任地理班的班主任。寒假后,开学才一个月,小李却情绪激动地来找我,提出辞去地理班班主任的要求。从小李的眼神中,我明显读到了迷茫、痛苦和压抑,她需要倾诉,这是我的第一判断。

    2016年10期 No.352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班主任专业发展研究述要

    顾玉娟;黄晓雁;王娟;

    <正>班主任是中小学的一个重要教育角色,其工作与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全面发展、办学特色彰显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如何保障和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质就成为学界研究和教育实践共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综述主要以班主任的专业发展为主线,将国内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并进行相应的述评与展望,以期为本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2016年10期 No.352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课程教学

学科德育

  • 中学语文教学育德方法探微

    朱明坤;

    <正>当前,教育的功利性弱化了德育的价值,社会的现实性削弱了德育的说服力。现实中,中学语文学科育德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教师往往重视知识点的落实和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语文的育德功能,教师即使有意育德,一般也是直接言明或流于简单的贴标签,难以走进学生内心。

    2016年10期 No.352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把握教材内容 探寻育德切入点——以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为例

    林雁平;

    <正>小学数学课程是培养现代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对于开拓小学阶段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理性思想和科学探究精神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发现,相对于语文和人文社会科学学习领域,数学学科育德的切入点似乎不甚明显,总觉得无从下手,落实学科育德的目标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

    2016年10期 No.352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 与川沙古城墙遗址的对话——历史拓展课程中育德实践与探索

    徐向利;

    <正>加里宁说得好,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如何唤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们几个历史老师商量后,决定开设一门具有考察性质的历史拓展课程——"知我家乡,爱我家乡",希望通过对川沙古镇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历史与文化,并进而通过深

    2016年10期 No.352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管理纵横

  • 有效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来自教师的智慧

    杜文平;

    <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评价主体依据评价指标和标准,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对照学生的实际表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审美素养、个性发展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

    2016年10期 No.352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以课程育人为导向整体架构学校美育课程体系

    吴萍;

    <正>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科学定位美育课程目标","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近年来,上海协和双语尚音学校根据"一体两翼"的办学思想,即以"中西文化融合"为"体","双语教育"

    2016年10期 No.352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8K]

生涯与心理辅导

  • 苏勤话成长——我是值得被爱的

    田广晓;

    <正>个案咨询手记:丹丹在面对自己的初始沙图时,代表自己的长颈鹿不知该放何处,经过长时间的犹豫和数次尝试,她才找到与父母相处的合适心理位置。心理咨询师为丹丹提供一个理解、接纳和包容的心理环境,让她安静地体验自己的内心世界:她年幼时被母亲抛

    2016年10期 No.352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

    施春宝;张艳;

    <正>上海市崇明县平安小学作为一所海岛农村小学,有80%以上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这些学生普遍面临着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环境差异较大、语言不通等诸多困境,由此导致他们自信缺失和由心理问题引发各种行为问题;而另两成本地学生中也不乏留守儿童,爱的缺失对他们的心理也造成很

    2016年10期 No.352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随笔

  • 惟“教养”方能承载“学养”

    雷振泉;

    <正>一在中国,也许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么重视教育。但教师的地位却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崇高。对于教育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时代。做教师难,做班主任更难,很多人不愿意选择做老师,很多人做了多年的老师又逃离了,大多数教师即使在认真地做着,却并没有多少成就感,教师对教育的自信心越来越低。

    2016年10期 No.352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 植树节,你想种一棵怎样的树?

    耿欣;

    <正>开学典礼上,听到我们班被评为"优秀班级",孩子们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直到他们簇拥着,把优秀班级的奖状高高地、端端正正地贴在教室后面的墙上,每个孩子的脸还都是红红的,洋溢着满足的笑。看来,实施一段时间的小组积分共同评价方式

    2016年10期 No.352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难题会诊

  • 一个政教主任的困惑

    俞莉娜;

    <正>前不久,学生小倩气呼呼地来找我。找我的原因是:今天有一个很好的五星级酒店要来学校招聘员工,她非常想去这家酒店实习与就业,但遇到了麻烦需要我帮助。之前,这家酒店来学校宣讲时,人事经理也已经看中小倩,希望小倩来企业实习。但小倩在一年级时,曾因为迟到旷课而受过学校处分。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在实习面试前,凡是有处

    2016年10期 No.352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难题会诊_要不要"以牙还牙”?

  • “无能”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王维审;

    <正>刘老师的"遭遇"绝非个例。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类似的案例难免会遇到,很容易成为师生关系最具有破坏性的羁绊。这个时候,刘老师应该如何去做,可能不会有迅速见效的具体方法,但我们可以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大致方向。一、公开回复的意义有多大仅仅因为被"踢"出群,这个男生就敢在群里

    2016年10期 No.352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 面对网络,教师更需要展示教育的自信

    盛军;

    <正>一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利用QQ、微信等网络交流平台进行沟通。网络平台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困惑,更给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先不说刘老师的这个做法是否合理,单从教育的有效性来看显然是没有意义的。笔者认为刘老师的这一举措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在回避问题,对

    2016年10期 No.352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与其教师“以牙还牙”,不如学生真诚道歉

    牛德军;

    <正>学生小王在QQ群里发了不该发的东西,被刘老师踢出了群,小王通过其他方式重新加入该QQ群,并辱骂老师,一场师生冲突便由此拉开了。作为一名班主任,我非常理解刘老师的愤怒情绪,"以牙还牙"自然大快人心,并且可以暂时让刘老师赢得"颜面",但要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冲突,恐怕不是"以牙还牙"那么简单。我们需要对师生

    2016年10期 No.352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以牙还牙”不如心平气和

    庄华涛;

    <正>教师遇到像案例中这样的事情很难不纠结:"回击",心里没底;不"回击",心里有气。在给刘老师"出主意"前,先来介绍一下我加入学生所建群的几条原则。原则一:不是自己的地盘,不做主。我们加学生建的群,得先有个心理准备,很多时候,学生聊天的内容并不是都能让我们接受,同时对于他们所

    2016年10期 No.352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无招胜有招

    沈俊佳;

    <正>愤怒会遮住一个人的眼睛,看不清事情的真相。愤怒的刘老师迷失在了自己的负面情绪里。刘老师当前要做的不是想着如何回击,而是应先庖丁解牛,把这个问题分析清楚。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学生能把刘老师拉进QQ群,说明刘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不错,这也是刘老师

    2016年10期 No.352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冷静而智慧地“以牙还牙”

    高万泰;

    <正>在班级现代管理中建立QQ群、微信群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随之也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管理难题。在本案例中,刘老师就遇到了麻烦。不难想象,任何一位班主任遇到这样难缠的事心里都很纠结。然而,静下心来想一想,简单粗暴的方式绝不会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只有认真分析并抓住事情的关键点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2016年10期 No.352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师生之间岂可“以牙还牙”

    顾燕能;

    <正>学生在群里发布不健康信息,老师固然应该采取措施制止此事继续发生,但是这个问题绝对不是直接在QQ群"踢人"这么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刘老师可以先了解一下小王发布不健康信息的多方面原因,然后再和小王进行针对性的交流,在平和的交流氛围中启发小王应该怎么做。从案例中我们得知,小王是由于"心情不好"所以才辱

    2016年10期 No.352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上海協和双語尚音学校

    <正>阅读、悦读、越读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灵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步达成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支撑学生一生发展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要让学生成为终生学习的需求者。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提出转变观念、建构模块、整体推进的策略,全面实施阅读教

    2016年10期 No.352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4K]
  • 上海市黄浦区回民小学

    <正>上海市黄浦区回民小学创建于1931年,由原南市区回民一小、回民二小与文庙路小学合并而成。南市区回民一小前身为私立敦化小学,1931年由中国回教协会干事马晋卿捐资创建,沙善余担任义务校长。抗战爆发,学校迁至南阳桥,易名敦和小学。1940年收回原校舍恢复上课,

    2016年10期 No.352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