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

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访问量:7788

卷首语

  • 学校德育一体化进程中大中小学德育的合理定位

    邱柏生;

    <正>上海学校德育工作在多年前作出"一体化"和有效衔接的战略部署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中小学德育逐渐形成了德育内容丰富化、德育形态多样化、德育活动个性化、德育效果综合化、德育资源配置合理化等特征。学校德育一体化不仅作为一种科学理念逐渐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而且人们开始重视建构与科学理念相关联的制度体制及政策支撑,使得学校德育的一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本刊特稿

  • 学校德育现代化探析

    邱伟光;

    <正>现代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二者的有机统一。社会现代化取决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主要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其关键是教育现代化。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现代化的问题。当前,随着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制订和实施,教育现代化已有了新的使命,探索德育现代化必然成为学校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聚焦_聚焦一

  • 教育资源协同

    <正>编者的活: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当前我们都深感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互相配合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往往出现学校教育孤立、家庭教育随意、社会教育无力的现象。如何使三方面教育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教育协同"成为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协同教育追求的是"大教育""真教育""活教育"的新境界。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6K]

聚焦_聚焦一_教育资源协同

  • 协同教育:实现教育的当代转型

    李家成;

    <正>协同教育可以是学校系统内不同学科、不同岗位教师间的协同,可以是学校教师与家长间的协同,可以是学校、家庭与社区作为教育单元之间的协同,甚至可以是跨越国界的教育协同。在当前教育话语中,协同教育更多指的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或社会教育间的协同,追求的是大教育、真教育、活教育的新境界。为什么当代教育需要协同?协同的内涵是什么?协同教育的方式又是怎样的?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 学区化协同: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培养新模式——以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虹梅学区”实践为例

    金琪;

    <正>上海提出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学校如何对接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创新素养,是时代赋予上海教育的新使命与新任务。2015年在徐汇区"田林一虹梅学区"青少年科学创新素养培育研讨会上,以"青少年创客教育"为话题的讨论引发众人思考,学校、企业、社区对青少年创客教育从不同层面提出了真知灼见,让我们对于新形势下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的定位、目标以及实施方式有了新的思考。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 构建校际协同机制 推进班主任队伍建设

    曹秋芳;

    <正>2011年上海市徐汇区田林片区校际联动项目成立,作为该项目推进的实质性举措,2014年"田林-虹梅学区"成立,校际协同走向了成熟。在校际协同工作中,我们将学校德育工作的协同机制研究瞄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以期通过协同式的研训与研修,促进班主任育德经验的共享以及学区内学校德育的一体化。一、背景与思路协同,必先找其"同",才能求其"协"。要达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 探索家长驻校模式 构建家校合作新机制

    成园;蒋候裙;

    <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完整的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共同组成的。因为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携手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学生才能实现和谐发展。上海市莘城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自2013年开始,学校开展了"家长驻校模式"的机制研究,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校际协同:打造区域共享的家长学校课程

    吴叔君;

    <正>随着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家庭教育指导对学生成长、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也越来越显现。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小学第二学区总支部委员会下属各个学校深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也都努力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进家长学校的建设。然而,现有的家长学校或因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年级跨度较大,急需修改与完善;或因讲课教授的方式过于陈旧,不易为家长接受和掌握;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聚焦_聚焦二

  • 情商教育与青少年成长

    <正>编者的话:长期以来,人们把成功与智力因素的关系神圣化,而忽略了信心、乐观、毅力、感恩、与人合作等非智力范畴的情商对人的影响。随着人类对自身能力认识的不断深入,无数事例和实验证明,情商水平的高低将成为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情商并不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它需要不断培育和教化。加强对小学生情商的培养,促进其人格的发展,是当下我国小学教育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南京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的牵头下,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聚焦_聚焦二_情商教育与青少年成长

  • 青少年情商教育教学模式与策略研究

    谷力;

    <正>自2013年以来,江苏省南京市开始了情商教育的研究和教育实践,先后编写了青少年情商教育系列读本(小学低年级版、小学高年级版、初中版),开发了相关课程,如情商教育游戏课程、情商教育电影课程、情商教育戏剧课程等,编写了配套的青少年情商教育教师系列指导用书、情商教育教师指导用书、梦想教育教师指导用书等,并在中小学开展了情商教育的调查,进行了情商教育的教学实践。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 情商教育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汪晓勇;

    <正>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重视学生的情商培养问题,情商教育进课堂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江苏省南京市作为情商教育的探路者,率先于2013年在六合区试点,把情商课纳入常规教学。一、情商教育进课堂:应设计"真情境"情商教育进课堂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更不是一种形式的噱头,而是一种"相对于智商的社会及情绪能力教育,是以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激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 走进爱的旅程 品出爱的真谛——由一堂“品德与生活”课延伸出的情商教育

    毛媛媛;

    <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有着重大的影响,情商教育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爱的教育。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是所有高尚品质和美好道德的核心。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就是让其懂得爱的内涵,懂得正确对待各种爱——亲情之爱、爱情之爱、友情之爱、人间之爱,让其明白具有爱心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美德,也是一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情感。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 良好的情绪管理:让你的眼睛会说话

    赵卉;

    <正>情商即管理情绪的能力。通俗地讲,人就好比是一架马车,马车由马来拉动,而人体就由情绪来推动。控制马的工具叫做缰绳,管理情绪的工具叫做情商。如果拉车的马受惊失控,马车就会翻车,车毁人亡;如果人的情绪失控,人就会生病、发疯,甚至自杀或杀人。和学生相处四年,笔者发现,班级大部分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在平日的教育中,我很注重和家长一起关注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 为学生推开一扇窗

    魏环君;

    <正>【案例再现】小乐在班级里的个子最高,长得也比较健壮,说他是三年级的小学生,谁都不相信。有一次,我让他和另一个同学去教务处领杂志,他们去的时候,发现门是锁着的,陪着去的同学说:"我们回去吧,下午再来。"小乐苦着个脸说:"不行,老师说了要拿杂志的。"话还没有说完,一脚向门踢去,门倒了,他俩吓坏了,声音惊动了教导处的老师。老师非常生气:"你是哪个班的?"小乐倒是很诚实,自报家门。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观点

  • 从道德模范到道德英雄

    高德胜;

    <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单是物质上的强盛,更重要的在于国民素养的提高。国家和社会在精神与道德文明方面已经做出了各种努力,树立道德模范正是这种努力之一。作为公民,我们一方面能看到树立道德模范做法的美好意图,另一方面也能感受到青少年和社会普通大众对道德模范的"敬而远之",甚至有质疑、抵制、排斥和反感。本来是一桩好事,为什么会招来这样的负面反应呢?这还得从榜样的机制说起。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理论研究

  • 论思想政治课智慧教学目标层次、指向及实现方法

    李超民;姚进;

    <正>智慧教学是指教师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获得终身发展智慧的人才培养活动。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师在经验积累和理性反思中不断生成和提高的高超教学艺术,一种准确、迅速、敏感的判断能力与反应能力;二是学生在学习思考和实践反思中逐渐获得的思维认知智慧、道德情感智慧和生存生活智慧。怀特海说:"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 手机移动社交媒体使用与青少年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姜永志;白晓丽;王海霞;阿拉坦巴根;刘勇;

    <正>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思维方式、社交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于社会群体中最具活力、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移动互联网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乃至价值体系的发展。不可否认,移动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了积极正面的作用,促进了青少年的认知、思维、情感和人格等方面的发展。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 参与式家庭治理:家庭教育指导的新课题与新任务

    南钢;

    <正>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庭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他于2015年2月17日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更是成为推进家庭建设的行动指南。他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主体育德:学校德育的新视域

    刘永和;

    <正>学校德育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目标在哪里,道路在何方,有序有效的德育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直是德育研究者和德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和研究的主题。江苏省南京市从2001年至2011年,连续10年研究"主体育德",研究者认为,"主体育德"是学校德育的新视域,可能成为有序有效的学校德育的实现形式。一、是什么:"主体育德"的核心理念是德育的儿童立场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厥轩素描

班主任成长

  • 做好小升初衔接教育:为学生成长蓄力

    王振刚;

    <正>六年级的小学生处于毕业年级,他们即将步入初中阶段。从六年级到七年级的过渡,不是简单的升级,而是学习生活中的一次跨越,也是人生历程中的一次转折。因此,要让小升初的过渡与衔接由"突然变化"转向"循序渐变",在"循序渐变"中实现教育的无缝衔接和平稳过渡。六年级是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由儿童阶段向青春期阶段转变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都在发生变化,处于半幼稚、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 班主任门诊:学生违规之后……

    <正>编者的活:学生违纪,并不是新鲜事儿。然而新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学生在违纪之后的种种表现,却常常令我们措手不及。其背后的原因为何?究竟是我们的管理制度及运作体系本身存在问题?还是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班主任门诊室"带您走进问题,探求其中深味。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班主任成长_班主任门诊:学生违规之后……

  • 望:违纪行为的背后,谁来买单?

    孙家新;

    <正>细究之下,谁应当为学生违纪之后看似不符合常理、不尽如人意的行为买单呢?炎炎夏日,高一新生军训如期而至,第一天风平浪静,然而好景不长,第二天中午就出了一件大事。学生会干部中午例行查寝时发现:一女生寝室违反学校规定,多人在使用手机,且拒不服从管教。此事层层上交,最后一直交到了分管军训的W校长手上。经过双方简单沟通,W校长了解到这个寝室的11名成员中只有1名学生没有手机,有2人的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闻:问题出在哪里?

    鞠妍;瞿平;

    <正>学生违纪行为的处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违纪行为的管理与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直接相关,制度的执行和违纪行为的处理又与今天的文化观念、教育观念相连,学生违纪行为背后往往反映出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缺失……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 问:教育者的任务与思考

    瞿平;

    <正>本案例反映出的是多个角度的教育问题,在案例提出的时候,我们工作室内部也曾经就此进行了多次热烈讨论;案例在工作室的微刊上刊发之后,有很多关注工作室微刊的同行也在讨论页面发表了个人观点。这些观点,不乏真知灼见,给人以启迪。以下是笔者根据这些交流的内容进行的归纳和梳理。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切:“问责”与“担责”

    徐琼;

    <正>从古至今,责任,是一个人人"必谈"的话题;然而直面现实,责任,又往往成为人人避谈的话题。一旦问题发生,当大家积极地寻找责任人担当责任时,我们会发现,这通常是我们消极推卸责任的开始。于是,人人"问责"而无人"担贵",最终难以收场。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方:世界因我而不同

    瞿平;鞠妍;

    <正>面对学生违纪现象,笔者想说: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应当从"我"开始,世界因我而存在,也会因"我"的不同而改变。一、对症良方:功夫下在违纪前认识到自身应当承担责任之后,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作为一线的班主任,面对如此多的制度漏洞与程序无序状态,在无力改变教育大环境的前提下,"渺小"的我们在遇到具体的学生违纪现象时该如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学科德育

  •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分析

    贾彦琪;

    <正>一、引言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双重属性,不仅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而且肩负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任。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往往更为丰富生动,效果也更为深远持久。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依靠"教学中的教育作用",即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二是凭借"语文教材的思想内容"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 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胡韵;

    <正>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环境,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生存和生活的质量。工业革命、科技进步在带来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把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摆到了人类面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提高中学生的环境意识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未来发展,2011年4月,共青团、全国妇联等六部门联合编制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 历史搭台 “尊重”唱戏

    张薇;

    <正>历史记录了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探索过程,表现了人类对自身生存能力的开拓以及生存价值的诉求,在这一过程中,"尊重"始终伴随着人类,成为生命质量提升、生存环境改善的先决条件。尊重教育可以通过历史课堂加以贯彻,尊重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贯彻不仅有其必要性,而且有其可操作性。一、历史课堂贯彻尊重教育的必要性《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提到平等合作教育,要求学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 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苏明;

    <正>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更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熏陶,促进其人格的不断完善。在新课程背景下,主体性德育模式、活动性德育模式、"学会关心"德育模式等都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模式。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运用新的德育模式来彰显历史教学中的德育价值呢?笔者在不断的探索中认识到,历史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实现历史学科德育的良好方式。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90-9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运用教育戏剧有效开展英语学科德育

    周肖鸿;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学生全面成长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在英语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忽略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借用教育戏剧的理念与手段,可以有效促进英语教学中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有机统一,是实施学科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课程教学

  • 开展社会调查实践学习活动 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关于中学生模拟政协社会调查实践学习活动的思考

    周寰;

    <正>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中小学要探索把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深入推进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要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学校德育的主导渠道,推进学科社会实践学习活动开展,正是课程育人的应有之义。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模拟政协对化解高中思想政治课“难上”的启示

    石洋;

    <正>在深化高考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上海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也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旨在落实减负增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课程标准出台后,面对新的变革带来的问题和挑战,究竟如何上好政治课引发了各种讨论和争议。尽管政治课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已历经多轮改革,但围绕思想政治课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无论是政治教师还是诸多"圈外"人,说起政治课都认为改革很重要,但却又普遍感到政治课越来越不好上或者上不好。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从模拟政协谈思想政治学科的社会实践

    谈俊;

    <正>2015年暑假,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开展了首届"上海市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有幸成为17所参赛学校之一,学校组织模联社团、辩论社团等骨干成员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团队,利用近三个月的课余时间,参加了此次活动。一、模拟政协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1.基于区情,结合实际,确定主题通过查找一年来重大的热点新闻资料,甄别筛选归类,我们将关注点放在教育领域,我们希望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思想品德课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耿冀湘;

    <正>随着社会的开放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学校德育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教学评价内容局限于书面的纸笔测试,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实践行为的教育。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如何、是否言行一致,在评价中没有体现。学生会做题,能考高分,但在生活中不一定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掌握的知识、体验的情感和培养的能力在转变为实际行为时存在知行失衡现象。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 从意蕴到行动:以游戏精神观照思想品德课堂

    刘铭;

    <正>一、游戏精神观照下的思想品德课堂意蕴根据《辞海》定义,游戏是以直接获得生理和心理的愉悦为主要目的的主体参与性互动活动。游戏精神是指好的游戏活动弥散出来的具有普遍内涵的思想精华。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认为,游戏世界是一个神圣的领域,游戏具有自身特有的基本精神,即:一种自成目的的精神,一种积极开放的精神,一种自由想象和大胆创造的精神,一种平等的精神,一种过程就是结果的非功利精神,一种不断自我生成、自我更新的精神,一种不断创生的精神。~([1])由此可见,游戏精神观照下的思想品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生涯与心理辅导

  • 奋进吧,骨干教师们!——名师的练就与发展

    杨敏毅;

    <正>《奔跑吧,青年教师们——青年教师的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一文发表以来,陆续收到不同群体教师就"成长与发展"话题的咨询与交流。职业生涯发展的话题确实是广大教师十分关注的重要主题。以前,我们认为教师应当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眺李,以"桃李满园"为满足;教师应当像燃烧的红烛,照亮他人,以"燃尽自己"为结果;教师应当像默默的春蚕,无私无畏,以"到死丝方尽"为追求。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 中学开展人生规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石嘉伟;应华;

    <正>人生规划是一个人对自己各个阶段发展道路的科学设计和规划过程。人生规划教育则是培养学生人生规划意识、增强学生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人生规划教育的目的旨在唤醒学生的自我认知意识和对未来的规划意识。高中阶段人生规划教育包括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等。学业规划是实现职业规划的基础,而职业规划则是学业规划的具体方向。上外附属大境中学长期坚持"引领学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中职生家庭背景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颜苏勤;

    <正>一、问题提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中职生群体的心理健康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面临着学习、人际交往、情绪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压力,在应对这些压力的过程中也会采用一些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压力情境时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方式,[1]研究中职生的应对方式现状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善中职生的应对方式,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15-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2K]

管理纵横

  • 中等职业学校班级值星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施新安;

    <正>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行为习惯较差、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在中职学校开展教育管理难度较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是我们每一所中职学校关注的问题,笔者所在学校从1996年开始推行"班级值星活动",经过整整20年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一整套符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值星班管理体系及切实可行的较为完善的操作机制。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小公民教育:在传承中创新

    王婷婷;

    <正>"小公民教育"是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在办学历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品牌。"小公民教育"及其主要实践载体——"小公民楼"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以社会角色体验活动为主要实施途径,以小公民素养培育为根本任务的"小公民教育"在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为我校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成为我校颇具影响力的素质教育品牌。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 家校联动 合作育人

    丁慧;

    <正>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上海市市南中学积极实施家校同步的合作育人机制。学校积极开展中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整合的研究,将家庭教育真正融入学校德育体系之中,并逐步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发展成学校的办学特色,通过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发展。这既可以促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落到实处,也能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中职校学生品德行为评价现状分析及启示

    邬弘;高永亭;徐敏;

    <正>品德行为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品德行为全面、健康、持续发展,由评价者依据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品德行为做出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并给予引导性发展建议的过程。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进行评价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也是当前德育工作的一个难点,更是我国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热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明确指出"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行为表现,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随笔

  • 老师的言行学生不会忘记

    董建华;

    <正>有一年在学校举行的高三毕业典礼上,所有老师都站在各自所教班级学生的后面聆听主席台上各位领导的毕业致辞和感言。在毕业典礼进行了大约十几分钟的时候,坐在班级最前排、穿着红色裙子的一个女生突然提着凳子站了起来,在众目睽睽之下,径直走到王老师面前,对王老师说:"老师,您请坐!"说完放下凳子,转身跑回自己所在的班级,这个学生的举动让所有参加毕业盛典的老师都感到惊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孩子,你不仅是“句号”

    柯漫;

    <正>班会课,我们做了一个关于标点符号的游戏。在语文老师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我简要介绍了标点符号的作用。然后,我问:"如果大家都是标点符号,你愿意做哪一个呢?"课堂上顿时沸腾起来。有的说要做感叹号,让爸爸妈妈因我的成绩而骄傲、赞叹;有的说要做双引号,让同学们猜不透我的心思;有的说希望是省略号,有用不完的钱;等等。这时,小博站起来了。他冷冷地说:"老师,我是句号!"大家哄堂大笑。我惊讶地问道:"你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师德,是塑造出来的吗?

    曹宗清;

    <正>张老师要参加区里的师德师风演讲活动,找到我,希望我能提供一些个人素材。我觉得自己没什么感天动地的育人故事,当然,也无任何师德劣迹。她大概是知道我经常发表文章,且班级管理和教学效果在圈内口碑还不错。她的演讲稿中有三位老师的故事。其中讲了一位数学老师忍着手指骨折的疼痛仍然为学生画几何图形的故事;第二个故事是讲一位老师在高考前夜放弃陪伴女儿,而和班里学生一起迎接第二天的高考。经过细腻生动的文墨渲染,两个本就挺感人的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开启心灵之花

    邓秋萍;

    <正>我公公喜欢种花,在他的花园里,一年四季姹紫嫣红。他还喜欢把盛开的花送与友人共同欣赏,从中体验种花的乐趣。金秋时节,各种菊花竞相开放,满园的花香吸引我前去观赏:那黄的、白的、紫的、绿的,不同品种的花朵是那么地招人喜爱,不由令我突发奇想:要是在教室里也能摆上几盆,一定会使学生与老师感到心旷神怡,得到美的享受。于是,我挑了两盆最为满意的菊花带到了教室。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小菲式的温暖

    徐静;

    <正>站在讲台上,看着小菲的空座位,心里很不是滋味:小菲星期天玩轮滑不慎小腿骨折,已经有三天没来上课了。班里同学似乎没注意到这一点,更没有一个同学来问我小菲怎么回事,甚至小菲的那几个好朋友,明明有小菲的电话,也没有去关注。虽然临近毕业,功课繁忙,但我仍是越想心越凉,既为小菲感到难过,更为孩子们的冷漠痛心。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小妤生水痘在家一个星期,小文打篮球膝盖摔伤五天,小宁去济南看病四天……班里的同学均熟视无睹,置若罔闻。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 学生心声 及时回应

    吴宝席;

    <正>一天中午放学,我正在学校食堂吃饭时,小王同学哼着小曲走进饭堂,看见我后大声喊道:"吴老师好!"并走到我跟前,来了个90度的鞠躬礼。那声音可谓洪亮,引来很多同学的目光,那躬鞠得可谓"标准",连我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我虽然不是他的班主任,但对他还是有所了解的。他虽然成绩不错,但总是好逞能,爱出风头。对于他的"招呼",我认为他更多的是在吸引别人关注。因此我抬头看了看他,并没有作出什么回应,他尴尬地打饭去了。不一会,他端着饭菜在我对面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难题会诊

  • 如何指导初高中衔接阶段的家庭教育?

    印云亮;

    <正>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家长会结束后,小王同学家长的困惑也一直困扰着我。小王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我校。但是进入高中后,对高中阶段的学习不能很好地适应,尤其在理科方面,感觉完全不知所措,这次期末考试她的数理化成绩都没有及格,整体排名也在班级靠后。为此,小王同学的父母特别着急,但又不知道如何去解决。在家长会上,他们向我提出了几个问题: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关于借分制,不能不说的话

    何康;

    <正>将借分作为教育的手段,起始于对学生小林考试失误的激励。借分后的小林,躲过了父亲的打骂,并在下一次考试中,居然考了90多分。徐老师发现,借分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经校长的认同,此方法获得推广。但好事不长,一段时间后,老师们纷纷表示,借分制实效有限。这一结果有些遗憾,但也在意料之中,理由如下: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借分制为何失效?

    王律言;

    <正>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产生与案例中校长一样的疑惑:同一个好方法,不同的老师、不同的班级为何效果不同呢?教育之难就在于此,方法、经验不易复制。正因为如此,教育才堪称艺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 成功的背后……

    牛燕华;

    <正>为什么同一个好方法,不同的老师、不同的班级效果不同?从徐老师的做法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定的启示。在此案例中,徐老师的借分法在自己的班级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不仅是小林同学,而且全班大部分同学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都有了很大提高。从一例偶发事件到全班推行借分活动成功,看似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实则在其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教师的睿智实践。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科学使用借分制

    顾秋华;

    <正>激励法是促进学生学习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励是一种引起需要、激发动机、指导行为有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从这三方面来看,借分制的确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教师希望通过推广借分制来激励学生,也是一种很好的想法,但是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借分制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一、完善借分制度,与学生约法三章没有约束性的借分制形同虚设,无法对学生起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运用动机理论鼓励学生学习

    袁紫燕;

    <正>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个人价值观等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但主要还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对学习成绩的归因四个方面,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依据动机理论和研究成果,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来鼓励学生学习。一、发现、保护学生的间接兴趣学习的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4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走出鼓励教育的误区

    王凤兰;

    <正>"一句鼓励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观念与行动,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想让孩子进步,除了多鼓励,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方法。"……这些教育名言都在强调鼓励的重要性。所谓鼓励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激发、鼓励和勉励为原则,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掌握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 育德同样需要学情分析

    汪安良;

    <正>读完这个案例,笔者首先想到的是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既有类似四颗糖的成功教育案例,亦有如同此案例中借分制失败的案例。一言以蔽之,借分制与四颗糖的故事一样,育德同样需要学情分析。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通常会研究学情,然后研究教法,主张因材施教,但在育德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略学情分析。尤其是刚做班主任的青年教师,看到老教师的一些工作技巧,往往羡慕不已,总想从中找到一些所谓的规律,然后依葫芦画瓢加以实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因人而异推行借分制

    沈丽瑾;

    <正>曾读过《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一书,苏霍姆林斯基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事例:"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伤害到他的身体。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各不相同的。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得快,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上海市长宁区安顺路小学

    <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共筑和谐校园文化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着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以师德教育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研修为平台,努力打造一支"敬业、勤思、乐学、善教"的教师队伍。学校以"师德师风宣讲团"的形式,开展"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职业道德培训,举行"身边的感动"微感言微演讲,组织"爱心教师"评选,发扬身边的好人好事,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2-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7K]
  •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正>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上海市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也是上海市唯一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高职院校。经过50余年发展积淀,学校逐渐形成了"继承传统,创造当代,拓展未来"的发展思路,积累了较强的综合办学实力。2013年,学校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14年,成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之一。近年来,学校抓住上海建设"设计之都"和

    2016年Z2期 No.345,No.346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