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

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访问量:7468

卷首

  • 构建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格局

    俞国良;

    <正>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是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心理学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的生态系统理论是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及其实施的主要理论基础,在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衔接性的同时,强调环境中各个要素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因此,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格局须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准确规范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年龄差异性与内容递进性的统一。

    2024年12期 No.561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本刊特稿

  • 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现实需求、理论依据与实施框架

    刘明波;

    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实需求,具有发展心理学理论、发展精神病学理论、心理发展系统理论等多方面的理论依据。当前,心理健康问题低龄化倾向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分段化管理、低水平重复、协同性不足,以及心理健康档案缺少连续性等问题,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发挥,急需加强一体化建设来提升其效能。鉴于以上情况,要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体化、内容一体化、渠道一体化、队伍一体化、保障一体化等多方面加强建设,推动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期 No.561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聚焦_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

  • 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

    <正>编者的话: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每一个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性、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必要举措。

    2024年12期 No.561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与上海行动

    李正云;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是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是对当下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求和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的及时呼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强调大中小幼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衔接与贯通,以及学校、家庭、社会、医疗等各方面力量的协同。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凸显了上海学校心理教育优质发展的特征,其进展及成果可以“八个一”概括。未来还需要加强学理、政策和实践研究,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024年12期 No.561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 开放对话在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中的应用

    董海涛;王树江;

    开放对话作为一种参与性强的对话模式,通过邀请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共同参与,可以有效改善家庭关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上海海事大学心理工作团队积极推广开放对话,在大学及中小学一体化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开放对话不仅促进了家校合作,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心理支持,对推进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12期 No.561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 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社区协同——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为例

    秦向荣;

    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是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当下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在顶层设计、课程与教材建设、社区协同机制以及师资队伍一体化培养等方面存在不足,迫切需要整合学校、家庭、社区、医院、司法、社会专业机构等各方资源,构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社区协同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注重连续性与衔接性及整合资源纵横贯通的理念,通过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建立社会智库和区域教研中心,以及“五育融合”等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024年12期 No.561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 全过程心理育人——基于上海理工大学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杨颎;谢焜;

    上海理工大学引领上海理工大学教育集团内的中小学,通过七年大中小学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构建了全过程心理育人体系,在队伍建设、专业培养、活动设计、制度保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全学段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有效路径。

    2024年12期 No.561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杨彦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目标、途径与方法方面已经做了有效的探索,但在课程实施的针对性、实践性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体化设计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分年级、分层次、分专题研制课程大纲与编制相应的教学资料或手册是有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体化的基础,善于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课程资源是未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新要求。

    2024年12期 No.561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研究视野

  • 数字化赋能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的区域实践——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

    应黎莉;

    科学的评价方式是促进劳动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上海市长宁区根据区域实际情况,依托数字教育基座平台,通过运用数字化评价工具、进行大数据分析、融入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聚焦劳动素养评价进行校本化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取得了良好成效。

    2024年12期 No.561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 区域整体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探索——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

    张竹林;

    中国教育已经进入了协同育人时代。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探索有效的协同育人方式方法是破解教育改革发展难题的治本之策。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实现整体推进协同育人是亟待破解的时代命题。作为全国协同育人实验区的上海市奉贤区,经过多年的实践,凝练形成“组织、能力、路径、机制、文化”和“阻力化解”为主体内容的“5+1”协同育人模式,旨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整体推进协同育人样本。

    2024年12期 No.561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课程建设

思政课教学

心理健康与生涯发展

  • 他为什么打架——一则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个案辅导

    梁丹丹;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面临生理、心理和社会化等多方面的骤变,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容易出现打架、攻击等外化问题行为。帮助学生矫正外化问题行为,不仅有利于个体成长,而且有助于改善整个班级氛围和亲子关系。心理教师在对一则外化问题行为个案进行心理辅导时,通过运用倾听、共情、具体化、改释等心理辅导技术,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支持系统,取得了一定成效,从而为青少年问题行为改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4年12期 No.561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 全员导师制背景下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践探索

    石荣;邓利军;

    初中阶段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初中生不仅要面临着生理和心理的快速发展,而且要面对学习压力和升学压力,容易遇到各种问题与困惑。在上海市推行全员导师制背景下,上海市上宝中学将实施全员导师制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通过构建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开展专业培训、进行分类指导,加强师生沟通和家校联动,为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支撑,全方位构建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网,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024年12期 No.561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组织育人

  • “15分钟社区少先队幸福圈”建设的经验与思考

    鲁旻;林频;

    “15分钟社区少先队幸福圈”是上海全面推进少先队社会化发展、践行幸福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在实践过程中,其组织运行体系逐渐健全、阵地建设类型多元、品牌活动内涵丰富、校外辅导队伍壮大。需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倾听队员心声、加强资源整合、协调各方力量、加强横向合作、深化数字化转型,推动少先队幸福教育理念在“15分钟社区少先队幸福圈”中实践和发展。

    2024年12期 No.561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 共建共育共享 奏响幸福乐章——上海市徐汇区少先队社会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施秀梦;

    少先队周末半日营是上海市徐汇区少先队工作社会化重点打造的试点项目,通过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扩大校内外辅导员资源、创新少先队校外品牌项目,协同社会力量、突出教育引领和组织优势,构建“15分钟社区少先队幸福圈”,加快探索推进校外少先队幸福教育的有效模式和可复制经验,延伸校内外少先队生活,丰富少先队队员周末学习生活。

    2024年12期 No.561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德育工作案例

  • 建设多元家长课程,促进家校协同育人

    丁丽;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围绕家庭适应力、家庭凝聚力、家庭修复力为核心的“家庭三力”,建设“纵向生长、横向多元”家长课程,打造家长必修课、家长选修课、家长创新课三类课程;整合校内外家庭教育师资力量和场馆资源,组建学校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团队和专家督导团队,合力育人;通过对家长学校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家长学员对课程满意度评价的双向互评模式,完善家长课程,为家长提供满足高中生家庭发展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2024年12期 No.561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 指向学生成长关键问题的班级家长沙龙

    龚赛华;

    班主任通过“困惑呈现、案例分析、理论解读、实践支招”四个环节,结合具体案例,创新活动内容、参与形式、交流方式,改善家长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行为,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2024年12期 No.561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 让每一朵花绚烂绽放——一则专门学校学生的教育转化案例

    蒋红云;

    教育旨在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教人生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完善和发展。专门学校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细微处入手,教会他们如何做人与做事,如何学习与生活,关注并满足他们被尊重、被欣赏、被鼓励、被肯定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唤醒他们对成功的向往和追求,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2024年12期 No.561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0K]
  • 协同育人视域下中职生劳动教育的现实梗阻和有效路径

    凌云;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当前,中职生劳动教育存在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窄化、家庭劳动教育观念异化、社会劳动教育职能弱化等现实梗阻。上海市市北职业高级中学充分发挥校家社协同育人作用,丰富教育内容,拓展实践方式,增强劳动教育感染力;更新教育理念,纠正价值偏差,提升劳动教育影响力;挖掘利用社会资源,社校联动,为劳动教育提供支撑与保障,积累了有益经验。

    2024年12期 No.561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班主任育人故事

  • “失控”的朋友圈

    张昊旻;

    <正>一场意外拖堂的“科学讲座”“老师,我想给您看一看昨天我在朋友圈里看到的内容……我心里很矛盾……但是您千万不要跟任何人说是我告诉您的。”周五放学送完学生回办公室的路上,八(3)班的小丁在图书馆门口的小路上把我拦下,跟我说了这句话。20分钟之前,他跟我说今天放学后要去图书馆自习,所以不跟着大部队一起出校门,结果没想到他是有“秘密”要跟我讲。

    2024年12期 No.561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 规定的“守护者”

    孔琦;

    <正>“呼啦——”窗帘被拉开,夕阳的余辉直射在教室后方的垃圾桶里,“躺”在里面几张皱皱的试卷,被折射得格外刺眼。“谁把我的试卷扔在垃圾桶里了?!”“是我!D老师早就说过,以后卷子上不写名字就要被扔进垃圾桶里,我只是按照规定办事!”小翔是一个做事一丝不苟、规则意识极强的人。他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他人亦是如此。从他担任数学课代表那天起,我开始意留他的一举一动,眼看着越来越多的同学“声讨”他。我开始寻找适当的教育契机,使他能够更好地理解、认识和运用规则。

    2024年12期 No.561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 上海市普陀区树德小学

    <正>勤学善思勇于创新学校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围绕“勇创新”素养培养目标,努力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科技课程,包括“力翰科学”“PBL”“特色社团”等,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学习体验。

    2024年12期 No.561 2+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1K]
  • 下载本期数据